11月12日上午,外国语学院邀请西安外国语大学曹达钦主任,举办题为“AI时代校内大型语言服务项目管理与创新”的专题讲座。曹达钦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主任、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,在语言服务领域积淀近二十年,具备深厚的项目管理与项目申报经验。
讲座中,曹主任聚焦“校企融合课题的来源与管理”这一核心议题,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精彩分享。他首先系统梳理了此类课题的多元获取渠道,并深入剖析了其不同于传统科研项目的管理特点与难点。结合自己深耕语言行业近二十年所积累的大量成功项目实例,曹主任指出,高校教师承接校企合作课题具有重要价值,不仅是将学术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、实现个人与学院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,同时也面临着如何精准对接市场需求、有效管理项目流程及平衡学术与商业目标的现实挑战。在此基础上,他进一步解析了课题对于高校教师的深层内涵,明确指出了数个可深入拓展的项目领域,为教师们的科研转型与跨界发展提供了清晰地图。最后,他鼓励教师们确立以服务社会为根本宗旨,明确自身发展方向,并在此领域内持续深耕、积累沉淀有效促进校园与社会、教育与市场、技术与产业之间的双向流动与深度互动融合,最终构建起协同共生的良性生态。
讲座结束后,学院举行了翻译专业(行知班)学业导师聘任仪式,正式聘请曹主任担任该班学业导师,并现场颁发聘任证书。此举标志着“行知班”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迈出关键一步。作为新形势下应用型、个性化、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,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学业导师,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前沿的行业洞察与一线实践指导,更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边界,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。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“行知班”的育人特色,为课程创新与师资建设注入了持续动能,对培养具备实战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高层次翻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。


撰稿:吴小兰
一审:郦珲
二审:汪璧辉
三审:王静萍